在曼森的图书馆,他们很乐意向你展示一系列报纸文章和一箱来自 1991-92 年钻探计划的岩心样本——事实上,他们简直是忙不迭地拿出这些东西——但你必须要求才能看到它们。没有任何永久性的展品,镇上也没有任何历史标记。

对曼森大多数人来说,发生过的最大的事情是 1979 年一场龙卷风席卷了主街,摧毁了商业区。周围那片平坦地形的优势之一是你可以从很远的地方看到危险。几乎全镇的人都聚集在主街的一端,看着龙卷风向他们逼近,看了半个小时,希望它会转向,然后在它没有转向时审慎地逃跑了。唉,其中四个人动作不够快,遇难了。现在曼森每年六月都会举办一个为期一周的活动,叫做“陨石坑日”,这是为了帮助人们忘记那个不幸的周年纪念日而想出来的。它实际上与陨石坑没什么关系。没人想出办法利用一个看不见的撞击地点。

“非常偶尔地,我们会有人进来问应该去哪里看陨石坑,我们不得不告诉他们那里什么也看不到,”镇上友好的图书管理员安娜·施拉普科尔说。“然后他们就有点失望地走了。”然而,大多数人,包括大多数爱荷华州人,从未听说过曼森陨石坑。即使对地质学家来说,它也几乎不值得一提。但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一段短暂时期里,曼森是地球上地质学最令人兴奋的地方。

故事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当时一位名叫尤金·舒梅克的年轻而聪明的地质学家参观了亚利桑那州的流星陨石坑。如今,流星陨石坑是地球上最著名的撞击地点,也是一个受欢迎的旅游景点。然而,在那个年代,它并没有接待多少游客,并且仍然经常被称为巴林杰陨石坑,以纪念一位名叫丹尼尔·M·巴林杰的富有矿业工程师,他于 1903 年对该地提出了所有权要求。巴林杰相信这个陨石坑是由一颗重达一千万吨、富含铁和镍的流星形成的,他自信地期望通过挖掘它来发大财。他没有意识到流星及其中的一切都会在撞击时蒸发掉,他浪费了一笔财富和接下来的二十六年时间,挖掘了毫无产出的隧道。

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二十世纪初的陨石坑研究至少可以说是有点不成熟。早期的主要研究者,哥伦比亚大学的 G. K. 吉尔伯特,通过向燕麦粥盘子里扔弹珠来模拟撞击的影响。(出于我无法提供的理由,吉尔伯特并非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室进行这些实验,而是在一家旅馆房间里。)不知怎地,吉尔伯特由此得出结论,月球的陨石坑确实是由撞击形成的——这在当时本身就是一个相当激进的观念——但地球的陨石坑并非如此。大多数科学家甚至拒绝走那么远。对他们来说,月球的陨石坑不过是古代火山的证据,仅此而已。地球上仍然明显可见的少数陨石坑(大多数已被侵蚀掉)通常被归因于其他原因或被视为偶然的罕见现象。

到舒梅克出现的时候,普遍的观点是流星陨石坑是由地下蒸汽爆炸形成的。舒梅克对地下蒸汽爆炸一无所知——他不可能知道:它们根本不存在——但他确实对爆炸区域了如指掌。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之一是在内华达州的尤卡平地核试验场研究爆炸环。他和巴林杰一样得出结论,流星陨石坑没有任何火山活动的迹象,但却有大量其他物质的分布——主要是异常的细二氧化硅和磁铁矿——表明这是一次来自太空的撞击。他对此产生了兴趣,并在业余时间开始研究这个课题。

舒梅克先是与他的同事埃莉诺·赫林合作,后来又与他的妻子卡罗琳以及助手戴维·利维合作,开始对内太阳系进行系统性的调查。他们每个月都花一周时间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洛玛天文台寻找天体,主要是那些轨道穿越地球轨道的小行星。

“在我们开始的时候,整个天文学观测史上只发现了十几个这样的天体,”舒梅克几年后在一次电视采访中回忆道。“二十世纪的天文学家基本上放弃了太阳系,”他补充说。“他们的注意力转向了恒星和星系。”

舒梅克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外太空的风险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大得多——大得多。

小行星,正如大多数人所知,是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一个带状区域松散排列运行的岩石天体。在插图中,它们总是被描绘成杂乱无章的样子,但事实上,太阳系是一个相当宽敞的地方,小行星与其最近邻居的平均距离实际上约为一百万英里。没有人确切知道有多少小行星在太空中翻滚,但据信数量可能不少于十亿颗。它们被推测为从未完全形成的行星,原因是木星令人不安的引力作用,它过去和现在都阻止着它们凝聚在一起。

当小行星在 19 世纪首次被探测到时——第一颗是在本世纪第一天由一位名叫朱塞佩·皮亚齐的西西里人发现的——它们被认为是行星,前两颗被命名为谷神星和智神星。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经过一番富有灵感的推断才得出结论,它们远非行星大小,而是小得多。他称它们为小行星(asteroids)——拉丁语意为“星状的”——这有点不幸,因为它们根本不像星星。现在有时更准确地称它们为小行星体(planetoids)。

发现小行星在 19 世纪成为一项流行的活动,到世纪末已知约有一千颗。问题在于没有人系统地记录它们。到了 20 世纪初,常常无法确定突然出现的小行星是新的,还是仅仅是早先被注意到然后又失踪的。此时,天体物理学也已经发展到如此程度,以至于很少有天文学家愿意将一生奉献给像岩石小行星这样平凡的事物。只有少数天文学家,特别是杰拉德·柯伊伯,这位以其名字命名的柯伊伯彗星带的荷兰出生的天文学家,对太阳系表现出任何兴趣。多亏了他在德克萨斯州麦克唐纳天文台的工作,以及后来辛辛那提小行星中心和亚利桑那州太空监视项目的其他人所做的工作,一份长长的失踪小行星名单逐渐缩减,直到二十世纪末只有一颗已知的小行星下落不明——一个名为 719 Albert 的天体。它最后一次被看到是在 1911 年 10 月,在失踪了八十九年后终于在 2000 年被追踪到。

因此,从 小行星研究的角度来看,二十世纪基本上只是一个漫长的簿记练习。直到最近几年,天文学家才开始清点并留意其他小行星群落。截至 2001 年 7 月,已有两万六千颗小行星被命名和识别——其中一半是在过去两年内完成的。由于有多达十亿颗需要识别,清点显然才刚刚开始。

在某种意义上,这几乎无关紧要。识别一颗小行星并不能使其安全。即使太阳系中的每一颗小行星都有名字和已知的轨道,也没有人能说清什么样的扰动可能将它们中的任何一颗抛向我们。我们无法预测我们自己星球表面的岩石扰动。把它们放到太空中漂浮,它们可能会做什么就超出了猜测。任何外面那颗刻着我们名字的小行星很可能没有其他名字。

把地球的轨道想象成一条高速公路,我们是上面唯一的车辆,但经常有行人穿过,他们不知道在踏上路缘之前要先看看。这些行人中至少有 90% 对我们来说完全陌生。我们不知道他们住在哪里,他们作息如何,他们多久来一次我们的路。我们只知道在某个时候,以不确定的间隔,他们会蹒跚地穿过我们以每小时六万六千英里速度巡航的道路。正如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史蒂文·奥斯特罗所说:“假设有一个按钮,你可以按下它,点亮所有直径大于约十米的近地小行星,天空中将会有超过一亿个这样的物体。”简而言之,你看到的将不是几千颗遥远的闪烁星星,而是数百万、数百万、数百万个更近的、随机移动的物体——“所有这些都可能与地球相撞,并且所有这些都以不同的速度在天空中沿着略有不同的轨迹移动。这将令人深感不安。”嗯,那就感到不安吧,因为它就在那里。我们只是看不到它。

总而言之,据信——尽管这真的只是一个猜测,基于对月球陨石坑率的推断——大约有两千颗足以危及文明生存的小行星定期穿越我们的轨道。但即使是一颗小型小行星——比如说,房子大小——也可能摧毁一座城市。这些相对较小的家伙在近地轨道上的数量几乎可以肯定在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之多,而且它们几乎无法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