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开尔文确实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超人。他 1824 年出生于贝尔法斯特,父亲是皇家学院机构的数学教授,不久后调到格拉斯哥。在那里,开尔文证明自己是个神童,以十岁这个极其年幼的年龄被格拉斯哥大学录取。到他二十出头时,他已经在伦敦和巴黎的机构学习过,从剑桥毕业(在那里他赢得了大学的赛艇和数学最高奖项,并且不知怎地还抽出时间创办了一个音乐社团),被选为彼得学院的研究员,并用法语和英语撰写了十几篇纯粹和应用数学的论文,其独创性如此耀眼,以至于他不得不匿名发表,以免让他的上级难堪。二十二岁时,他回到格拉斯哥大学担任自然哲学教授,这个职位他担任了接下来的五十三年。

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活到 1907 年,享年八十三岁),他撰写了 661 篇论文,积累了 69 项专利(由此变得非常富有),并在几乎所有物理科学分支都享有盛誉。除其他许多成就外,他提出了直接导致制冷发明的方法,设计了至今仍以他名字命名的绝对温标,发明了使电报能够跨洋发送的增压设备,并在航运和导航方面做出了无数改进,从发明一种流行的船用罗盘到创造第一台测深仪。而这些仅仅是他的实际成就。

他的理论工作,在电磁学、热力学和光的波动理论方面,同样具有革命性。[11]他确实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无法计算出地球的正确年龄。这个问题占据了他职业生涯的后半部分大部分时间,但他从未接近过正确的答案。他第一次尝试是在 1862 年为一本名为《麦克米伦杂志》的流行杂志撰写文章,他提出地球有 9800 万年的历史,但谨慎地承认这个数字可能低至 2000 万年,也可能高达 4 亿年。他以非凡的审慎承认,如果“我们现在未知的来源在伟大的创造宝库中被准备好”,他的计算可能会出错——但他显然认为这不太可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尔文的断言会变得更加直言不讳,也更加不正确。他不断地向下修正他的估计,从最高 4 亿年,到 1 亿年,到 5 千万年,最后在 1897 年,仅仅是 2 千 4 百万年。开尔文并非固执己见。只是物理学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解释像太阳这样大小的天体如何能持续燃烧超过几千万年而不耗尽燃料。因此,太阳及其行星相对年轻,但这是不可避免的。

问题在于,几乎所有的化石证据都与此相矛盾,而在十九世纪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化石证据。

万物简史

第六章:自然法则,血腥残酷

1787年,新泽西州的某个人——现在似乎已被遗忘是谁了——在一个叫做伍德伯里溪的地方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大腿骨从河岸伸出。这根骨头显然不属于任何仍然活着的生物物种,当然也不在新泽西。从现在所知甚少的情况来看,据信它属于一只鸭嘴龙,一种大型鸭嘴恐龙。当时,恐龙还不为人知。

这块骨头被送到了卡斯帕·威斯塔博士那里,他是当时美国顶尖的解剖学家。同年秋天,他在费城的美国哲学学会会议上描述了这块骨头。不幸的是,威斯塔完全没有认识到这块骨头的重要性,只是发表了一些谨慎而平淡的评论,大意是这确实是个大家伙。因此,他错失了比任何人都早半个世纪成为恐龙发现者的机会。事实上,这块骨头引起的兴趣如此之小,以至于它被放进了一个储藏室,最终完全消失了。所以,有史以来发现的第一块恐龙骨头也是第一块丢失的恐龙骨头。

这块骨头没有引起更大的兴趣,这一点令人费解,因为它出现的时候,美国正因大型古老动物的遗骸而兴奋不已。这股热潮的起因是伟大的法国博物学家布丰伯爵——就是上一章提到的那位用加热球体做实验的人——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论断:新大陆的生物在几乎所有方面都不如旧大陆的生物。布丰在他那部浩瀚且备受推崇的著作《自然史》中写道,美洲是一片水源停滞、土壤贫瘠、动物没有体型或活力的土地,它们的体质被从其腐烂的沼泽和无阳光的森林中升起的有害蒸汽所削弱。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是土著印第安人也缺乏男子气概。“他们没有胡须或体毛,”布丰睿智地透露,“对女性也没有热情。”他们的生殖器官“小而虚弱”。

布丰的观察结果令人惊讶地得到了其他作家的热烈支持,尤其是那些结论并未因实际熟悉该国情况而变得复杂的人。一位名叫科尔内耶·德·波的荷兰人在一部名为《关于美洲人的哲学研究》的流行著作中宣称,美洲土著男性不仅在生殖方面不引人注目,而且“如此缺乏男子气概,以至于他们的胸部有奶水”。这种观点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持久性,直到十九世纪末,在欧洲的文本中仍然可以看到重复或呼应的说法。

毫不奇怪,这样的诽谤在美国遭到了愤怒的反驳。托马斯·杰斐逊在他的《弗吉尼亚笔记》中加入了一段愤怒的(除非理解了上下文,否则相当令人费解的)反驳,并说服他的新罕布什尔朋友约翰·沙利文将军派遣二十名士兵进入北部森林寻找一头公麋鹿,作为美国四足动物体型和威严的证明,送给布丰。士兵们花了两个星期才找到一个合适的样本。不幸的是,这头被射杀的麋鹿缺乏杰斐逊指定的威严鹿角,但沙利文体贴地附上了一副来自麋鹿或雄鹿的鹿角,并建议将这些鹿角装上。毕竟,在法国谁会知道呢?

与此同时,在费城——威斯塔所在的城市——博物学家们开始收集一种巨大的、类似大象的生物的骨骼,这种生物起初被称为“伟大的美国未知生物”,后来被不完全正确地鉴定为猛犸象。这些骨骼中第一批是在肯塔基州一个叫做大骨利克的地方发现的,但很快其他地方也开始出现。看起来,美洲曾经是某种真正庞大生物的家园——这种生物肯定能驳斥布丰愚蠢的法国式论断。

美国博物学家们急于展示这种未知生物的庞大和凶猛,似乎有点得意忘形了。他们将其体型高估了六倍,并给它加上了可怕的爪子,而这些爪子实际上来自附近发现的一种大地懒 Megalonyx。相当引人注目的是,他们说服自己相信这种动物拥有“老虎般的敏捷和凶猛”,并在插图中描绘它像猫一样优雅地从巨石上扑向猎物。当发现象牙时,他们以各种富有创意的方式将象牙强行插入动物的头部。一位修复者将象牙倒置拧入,像剑齿虎的獠牙一样,这赋予了它一种令人满意的攻击性外表。另一位则将象牙排列成向后弯曲的形状,基于一个有趣的理论,即这种生物是水生的,并用象牙在打盹时将自己固定在树上。然而,关于这种未知生物最相关的一点是,它似乎已经灭绝了——布丰兴高采烈地抓住这个事实,作为其无可争辩的退化性质的证明。

布丰于 1788 年去世,但争论仍在继续。1795 年,一批骨骼运抵巴黎,由古生物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年轻而贵族的乔治·居维叶进行检查。居维叶已经以其天才般的能力令人眼花缭乱,他能将一堆散乱的骨骼迅速整理成匀称的形态。据说他仅凭一颗牙齿或一块颌骨碎片就能描述出动物的外貌和习性,并且常常能顺便说出其物种和属。居维叶意识到美国没有人想到要为这种笨重的野兽写一份正式的描述,于是他自己写了,从而成为了它的正式发现者。他称之为 mastodon(乳齿象)(这个词有点出人意料地意为“乳头牙”)。

受这场争论的启发,居维叶在 1796 年撰写了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现存和化石大象物种笔记》,首次提出了正式的物种灭绝理论。他相信,地球会不时经历全球性灾难,导致生物群体灭绝。对于包括居维叶本人在内的宗教人士来说,这个想法引发了令人不安的含义,因为它暗示了天意方面一种无法解释的随意性。上帝创造物种,后来又将它们消灭,目的何在?这个观念与“存在巨链”的信念相悖,后者认为世界秩序井然,其中的每一个生物都有其位置和目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如此。杰斐逊就无法忍受整个物种会消失(或者说,进化)的想法。因此,当有人向他提出派遣一支探险队探索密西西比河以外的美洲内陆可能具有科学和政治价值时,他欣然接受了这个想法,希望那些勇敢的冒险家们能在丰饶的平原上找到健康的乳齿象群和其他大型生物在吃草。杰斐逊的私人秘书和信任的朋友梅里韦瑟·刘易斯被选为探险队的联合队长和首席博物学家。被选中就现存和已灭绝动物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向他提供建议的人,正是卡斯帕·威斯塔。